当前位置:首页 > 动态 >文章

乳腺癌术后 乳腺癌的术后锻炼

时间:2018-04-06 08:49:39  阅读:122+ 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崔健

 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锻炼

 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,临床观测的发病率占女性癌肿的第二位。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最根本办法,当然也是迫不得已的方法。那么,怎样缓解水肿,恢复功能呢?乳腺癌手术后又有那些注意事项呢?

  1、 手术后24小时开始活动腕关节。

  2、 手术后1天:练习伸指、握拳、屈腕、屈肘活动。

  3、 手术后2-3天:练习坐位屈肘、前臂屈伸运动。

  4、 手术后3-5天:练习患肢手摸对侧肩及同侧耳。

  5、 手术后5-7天:练习患侧上肢伸直、抬高和内收。

  6、 乳腺癌术后10天后:练习肩关节爬墙活动,让患者的手顺着墙往上爬,逐日递增,以后进行吊环锻炼,每日2-4次,如见增加锻炼的时间。

  7、术后14天,患者可以缓慢的做手臂上举动作,术者按摩患者颈部以缓解其僵硬状态。

  8、出院后,嘱其回家做爬墙动作。每天3次,每次3分钟左右。

  锻炼的最终目标是患者的手能越过头顶摸到对侧的耳朵,并能用梳子自己梳头。

 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,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,和治愈的信心。只有这样,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因素,才能更好更快的康复。

  在临床中一些乳腺疾病与乳腺癌的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,如何排除这些疾病,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,其鉴别诊断显得非常重要。

  1、 乳腺纤维瘤,多为单发较小的卵圆形肿块,好发年龄多在20-30岁之间。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,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,为乳腺良性肿瘤,少数可发生恶变。

  2、 乳管内乳头状癌,其一般可在乳晕下扪及肿块,常大于1厘米,按压时会出现血性溢液,肿块表面不光滑,不易推动,无压痛,腋淋巴结可肿大或有转移。乳管可有扩张和破坏,病理检查可以确诊。

  3、 乳腺导管扩张症:可出现乳头溢液,性状以透明或黄色多见,部分病例在乳晕下可扪及多个小结节其与乳腺导管走向一致,边界不清,与皮肤常有粘连,伴有触痛。腋淋巴结可有肿大,质软,有压痛。乳腺导管造影可见导管扩张增粗,但导管无增生或破坏,管内无占位病变,涂片常无特殊发现。

  4、 乳腺结核,常见于20~40岁的妇女,病程缓慢。初期时乳房内有一个或数个结节,无疼痛或触痛,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,常有皮肤粘连,同侧腋淋厂结可以肿大。临床低热或无发热。脓块软化后形成冷脓疡;可向皮肤穿出形成瘘管或窦道,排出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,少数病人的肿块经纤维化而变成硬块,使乳房外形改变和乳头内陷,应与乳腺癌鉴别。

  对于乳癌的治疗,中医根据其病因病势,提出以下治则:

  1、以毒攻毒法

  中医认为,瘤之所成。无论气滞血瘀或痰凝湿聚或热毒内蕴或正气亏虚,久之均能淤积成毒,毒结体内是肿瘤的根本病因之一。由于肿瘤形成缓慢,毒邪深居,非攻不克,所以临床常用有毒之品克之,性峻力猛,即所谓“以毒攻毒”。研究表明:以毒攻毒药物大多对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。常利用其具有开结、走窜、拔毒的功效,但在临床上应辨证清楚,在正气充足之时使用,并在此期间要配合适量的扶正药物,做到祛邪而不伤正,一般此方法多用于早期癌症患者,且应做到适可而止。

  2、活血化瘀法

  癌症的中、晚期都会有或多或少疼痛的出现,此时,适当应用活血化瘀药,不但能改善或减轻患者的疼痛现象,而且可以配合自身免疫力达到抑制癌肿扩散的目的。

  3、扶正祛邪法

  中医认为:人体正气亏虚,邪气乘虚而入,即癌细胞得以成长壮大,从而引起乳腺癌的发生,并使得出现局部的浸润、甚至扩散转移至邻近器官或随淋巴到全身适合它生长的地方。所以,对待此种病情,必须做到扶正祛邪。

  4、软坚散结法

  以治其标,消除肿块。软坚散结药物抗肿瘤主要在于直接杀伤癌细胞等作用。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表明,散结片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破坏作用,可直接作用于肝癌细胞模系结构,使细胞膜溶解破碎、粗面内质网扩张、线粒体肿胀、空泡化,使肝癌细胞整体崩解碎裂。

  5、化痰祛湿法

  不少肿瘤是痰湿凝聚所造成,因而,化痰祛湿法在肿瘤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,它不但可减轻症状,对有一些肿瘤亦可得以控制。